返回

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30章 孙定杰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孙山高中的消息不一会儿传遍十里八乡,一下子来了好些人,村长忙的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不是指挥这个去摘菜,就是指挥那个去劏鸡,或者指挥这个招待人,又或者指挥那个到镇上买东西。

    忙忙碌碌一番,又累又高兴,村长荣光满面,老当益壮,好似年轻了十岁。

    孙三叔和孙三婶在山里收山货,后面跟着是聘请来运山货的工人。

    当然聘请的工人也是孙家村,肥水不流外人田,不请自家人,难道请外人吗?

    而这个自家人正是桂哥儿的大哥孙定杰。

    本来不想请他的,但桂哥儿父母千求万求,工钱比一般人低三分之一,孙三叔和孙三婶才勉强请。

    哼,这完全看在桂哥儿面子才这么做。

    当然对外面是这么说,实际孙三叔和孙三婶看中孙定杰大力以及贪图工钱低。

    孙三叔和孙三婶悠哉悠哉地走在前面,孙定杰拉着山货在后面艰难地走着。

    山路崎岖,终于走出大山,走向平地了。

    拉东西也没那么辛苦了。

    孙定杰自从因为赌博被全村人鄙夷后,决定断手指改过自新。

    全家因为失地而去佃地种,日子过得相当艰难。

    后来孙长河夫妻腆着脸上孙家老宅求活计,孙伯民和苏氏实在不想搭理他们。

    可想到始终是桂哥儿亲生父母,眼看桂哥儿越来越好,他们一家越来越落魄,这样发展下去对桂哥儿声誉肯定有影响。

    没理由儿子天天大鱼大肉,做父母的吃糠咽菜。

    知道内情的肯定理解桂哥儿的做法。

    不知道的,说不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去状告桂哥儿不孝。

    要是桂哥儿声誉不好,说不定连累山子。

    他家山子即将要做官的,不仅要成绩好,名声更要好。

    孙伯民脑瓜子笨,思想前后都不知道怎么做,于是召唤二弟,三弟一起商量了。

    这时候孙三叔跳了出来,说这件事他来搞定,肯定会让山子安安心心做大官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孙三叔怎么跟孙长河交谈的,最后孙定杰成为孙三叔和孙三婶的“长工”。

    孙定杰摸了摸额头的汗水,心里苦得要死。

    恨不得撂担子走人,可想到要是丢了这份活计,必定被千夫所指。

    因为在村里人面前,能到孙山家里做事是天大的福分。

    他,孙定杰,竟然不干。

    不仅没人同情他被孙三叔“周扒皮”,还纷纷谴责他不知好歹。

    能要他已经算孙山家里厚道了。

    孙定杰心里苦啊,在孙三叔和孙三婶手底下干活,不仅工钱少,活计也多,更要命地是吃不饱。

    自己要是多吃一口饭,两夫妻就逮着骂,说他是饿鬼投胎,斋吃饭不干活。

    天地良心啊,这两夫妻天天大鱼大肉,自己天天粗茶淡饭还份量少。

    在外面这两夫妻逢人就说对自己好,背地里一天不骂他,两夫妻就睡不着。

    孙定杰想着等桂哥儿回来,拆穿两夫妻的真面目,让桂哥儿在孙山跟前帮自己骂一顿这两夫妻。

    孙三叔和孙三婶现在仗着有举人侄儿在十里八乡横着走,比举人阿爹阿娘还威武霸气。

    孙定杰想着也只有孙山能钳住这两夫妻,揭穿他们的真面目,还自己一个公道。

    当然最后一定要给他加薪。

    孙定杰没话找话,试图让自己分散“辛苦”的注意力:“三叔,三婶,阿山进场考试应该出结果了吧?”

    孙定杰天天跟着孙三叔和孙三婶身边,天天听他们夫妻俩吹水。

    说孙山必定高中,必定成为官老爷,而他们就是官家的三老太爷,三老夫人。

    孙定杰对科举一窍不通的,慢慢也懂了。

    说到孙山赴京赶考,孙三叔其实心里没底,也不知道孙山能不能高中。

    万一落榜了,他吹出去的水怎么办?会不会被取笑?

    三年前,孙三叔就开始吹水,吹自家大侄儿肯定高中,结果竟然考场都没进去,不,连京城都没到达就半路折返了。

    前不久倒是收到孙山从京城的来信,知道他已经顺利到京城了,至于考没考过,他写信的那一刻还未考呢。

    这次是到了京城,万一进场前生病,或者在考场里生病,被迫中断考试怎么办?

    一日未有消息,孙三叔一日坐寝难安。

    不仅对孙山进行大规模的投资,还对外面吹破牛皮。

    如果这次还是铩羽而归,他怎么办?

    孙三叔想到孙山凄凄凉凉地落榜归家,不知道要不要骂他呢?

    骂的确该骂,两次都落榜,实在对不住“黄阳县第一聪明”的称号。

    但听大姐说,科举之路异常艰难,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考不过,孙山考不过也正常。

    毕竟他只是黄阳县第一聪明,又不是广南第一聪明。

第830章 孙定杰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